刘嫂子提了个篮子回来,“在这里了,我们都没打开看过。”叫给元宁她就转身走开了,一点窥探的意思都没有。
元宁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发现篮子里除了一个陶罐之外,还有一把新做好的炭笔,跟后世的铅笔很像,不过里头的笔芯是活动的,上头有个活塞,可以在笔芯用短了的时候往下压。
此外还有一卷纸,比平素用的纸要厚实不少。一尺多宽。有点类似后世的素描纸,和专业的绘图纸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不过已经很不错了。
她很满意,她去过书肆好多趟,想要买点厚实的纸画图,可一直都没买到。
没想到苏鹤亭嘴上不说,还挺心细的!
把纸笔拿放下,掏出陶罐,晃了晃,里头有轻微的响动,打开盖子,往里一开,她眼睛就倏然睁大了。
迫不及待把手伸进去,掏出来一把……葵花籽!
她的笑容不受控制出现在脸上,眼睛里迸射出惊喜的光芒,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之前还跟苏鹤亭说希望能找到葵花籽呢,没想到这就给自己送过来了!
她随便拿了一颗葵花籽,剥开一看,颗粒还挺饱满的。
抱着罐子过去让张婶找了秤称了一下,也有三斤多点呢!
如此一来,明年虽然能种不多点,但后年可种植的田地就不少了!
如此过上几年,不光他们食用油品种增多,而且休闲娱乐的小零食也增加了!
想到这个,她又决定,来年不光要种葵花,还要种一些棉花、芝麻之类的,别人做不到增产增收,但她肯定能做到。所以种什么都肯定不会亏!
看她这样高兴,张婶忙问:“大姑娘,这是什么宝贝不成?”
“是呀!”元宁小心翼翼把瓜子装回罐子里,“可不是大宝贝么!”
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宝贝,宝贝在何处,她却不肯说了,丢下张婶带着一脸纠结站在原地,自己脚步轻快回房去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发
刘嫂子凑过来说道:“咱们大姑娘可真是见多识广,那是什么东西,咱可从来没见过。”
张婶笑笑,“那是因为咱大字不识,也没想着上进,可是大姑娘多要强啊,你瞅瞅她屋子里那么老多的书,说不准这就是从书上看来的呢。
“我可是听说了,书上啊,什么都有!”
“快算了吧!”刘嫂子扇了扇手,“我看到那些字,脑袋仁儿都疼,所以这辈子是注定了没出息啦!”
两人说说笑笑回厨房做饭,她们俩人要做十几个人的饭菜,可也不算太轻松。
主要是元宁要求也比较高,除了要荤素搭配每餐至少三个菜之外,还要有一个汤,主食可以米饭、馒头、花卷、窝头穿插着来。
此外还要单独做薛静斋的药膳。
元宁把篮子提进了自己房里,想了想不妥当,毕竟季秀还小呢,不知道深浅,万一给糟蹋了,可就糟了,她还不忍心责备。
防患于未然,还是把篮子又提到了工作室里。
将炭笔放进了自制的笔筒里,画图纸则放进了专门放置图纸的瓷缸里。
罐子放在了分成一个一个的木头架子上,拍了拍手,端详端详,很是满意,这才迈步出来,进厨房帮忙做饭。
张婶和刘嫂干活其实很利索,她也就是帮忙剥剥葱蒜、烧烧火什么的。
但她很喜欢这种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干活的氛围。
想当初,他们一帮人在老师的工作室里画图做模型的时候,也是热热闹闹的,大家就看谁能分心二用还能把手头的事情出色完成……
都说做理工的人无趣,那是外人的误解,理工人之间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呢……
就是有很多吧,讲出来,旁人都听不懂……
“张婶,我今天去买菜听了个大新闻!”刘嫂一边切菜一边跟和面的张婶唠叨,“听说,董家村出事了!”
张婶忙问:“出什么事了?董家村在哪儿?干什么的?”
元宁也竖起了耳朵。
刘嫂笑嘻嘻的,“你连董家村都不知道?哦,也难怪,你们村和董家村一个东一个西的,离着太远。刚巧我们家离董家村不远。”
外人看着董家村和普通的村子差不多,但只有附近的村子里的人才知道,董家村与众不同。
他们不与外面通婚,但是一年四季总是不断地在办喜事,也不知道新娘子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