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林大娘原本是不想请人的,但是元宁的话也很有道理,季秀到底还小,若是出个什么意外,有可能就是影响一辈子的,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元宁安顿好了这边,才重新回家去。

外面虽然天寒地冻的,但行人也不少,大家脸上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笑意。

她还听见有人说,苏大人在这儿他们就有主心骨儿,就相信,这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元宁的唇角高高扬起,感觉与有荣焉。

不过她也没忘苏鹤亭的叮咛,城里不安泰,所以出来的时候是带了一个伙计的。

还跟伙计说:“这条路也就你没走过了,你记住了,等擦黑儿的时候你替我来接妹妹。”

伙计高高兴兴答应:“您就放心吧!”

路上经过绸缎庄,元宁拐了进去,因想着和朱记已经相去不远,就让伙计先回去了,自己进去挑一挑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花样,也买一点回去,给弟弟妹妹们裁新衣裳。

她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重头打听,才知道,原来三十年前,民间还是不允许穿丝绸衣裳的,便是衣着颜色也有严格规定,比如紫色、正红、杏黄都是不允许穿的。

其中正红在婚庆之时可以破例。

民间衣着材料当以棉麻为主。士农工商,商人身份地位最低,不管家里多有钱,反正只能穿材料粗劣的衣裳。

但三十年前,皇帝颁布圣旨,取消了这一规定。

同年,以为商户出身的女子应选入宫,不过十年就做了贵妃,宠冠六宫。从那以后,商人的身份就水涨船高,渐渐地也没什么人歧视商人了。

除了那些迂腐文人。

早先,商人子是不允许参加科考的,便是偶尔担任官职,也是特批的。

可自从出了那位商门贵妃,商人子参加科考的渐渐多了起来,只不过比其余出身的人更加严苛罢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相商

元宁的身份严格说来,还是农户,所以就更加没什么顾虑了。

她挑了几样鲜亮颜色,说了地址,让伙计给送回去。她一个人那不了那么多。

转身刚出来,就看到苏鹤亭在门外等候,不由得有些纳闷:“你是在等我?”

“嗯,”苏鹤亭脸色不太好看,“看你快要出来了,就没进去。我不是跟你说过,让你这些日子不要出来了?”

“我不是一个人出来的,”元宁知道他这是担心自己,忙解释道,“我带了个伙计出来的,想着这里回去也就几步路,所以先打发伙计回去了。”

苏鹤亭还是不放心,“那也不能大意。”

元宁扭头看他,“我瞧你气色好像不太好,昨晚没睡好?”

“昨晚就没睡,”苏鹤亭叹了口气,“我原想着,直接去上衙就好了,过去了才想起来,今日休沐。”

“那就去我家吧,”元宁邀请,“今日天气格外冷,我准备中午吃锅子,吃这个人少了没意思。”

苏鹤亭爽快答应了,两人一同往回走。

元宁一边问:“我还以为你日理万机,忙得不得了呢。”

“我不过是一个人,”苏鹤亭失笑,“也不过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两只手,若是事事都需要亲自过问……累死也办不到啊!”

元宁微微颔首,“所以上位者,就应该善于识人善任,对不对?”

“对!”苏鹤亭笑,“就是这么个理儿。我把事情分排下去,各项事务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我只需要看他们的汇总就可以了。”

除了刚来的那两年特别辛苦,事无巨细都需要亲自过问之外,近来已经不需要那么辛苦了。

毕竟现在手底下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很快到了朱记,元宁体谅苏鹤亭一晚没睡,就让他先去休息,自己则要去帮着张婶和刘嫂收拾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