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方砚也过来了,便陪同着一同到了门口。
待外面的百姓看到出现在门边的人是元宁的时候,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还不太放心,推举了人出来跟元宁搭话:“太太,你们不会搬走吧?”
“搬走?”元宁很是配合,“为什么要搬走?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问话的人就放心了,“原来是这样……”
“县太爷在前头审案,你们不知道么?”元宁眨眨眼,一派天真。
“啊?是真的啊!”
很快有人问:“太太,县太爷已经康复了?”
“嗯,”元宁微微颔首,“因为时气不好,所以一直不敢出门,这两日感觉谨慎好多了,这不是今日就赶着去处理公务了?
“不过,各位若是到了前头,也替我盯着点,虽然说是康复了,这身子还是需要好好养着。”
百姓们大声谢天谢地,保佑了他们可亲可敬的县太爷平安无事。
然后跟元宁道了辛苦,便一窝蜂地往县衙那边去了。
元宁微微笑了笑转身回去了。
方砚笑呵呵跟青萝说道:“瞧,咱们公子,就是这么受人爱戴!”
青萝默不作声。
方砚皱了皱眉,斜着眼睛看过去,只见青萝亦步亦趋跟着元宁,口中还在念念有词,不由疑惑,小跑过去侧着耳朵想要听听她在说什么,结果只听见一句含含糊糊的“三下五除二”。
元宁瞥了方砚一眼,“你别扰她,她在背诵算盘口诀。”
“啊?”方砚挠了挠头皮,“她背这各干什么?”
元宁意味深长地道:“就如同你跟在你们公子身边耳濡目染也能读书习字一样,她跟在我身边也想做我一个臂膀。”
“啊哟!”方砚把手一拍,“这姑娘可是好志向!”
青萝已经回过神来,听见这话脸上微微一热,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她基础薄弱,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还觉得非常吃力,所以日常当中便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如痴如醉。
好在,她也并未耽误自己的正事,该做的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
方砚在垂花门和他们分别,自从内宅里有了丫鬟之后,他就基本上不进内宅了。
元宁回去之后一头扎进工作室里,开始新的研究。
外头的纺织作坊大部分关闭了,只剩下两个正常运作,支撑朱记正常经营不成问题,只不能有存货。
染坊那边暂时也停工了,不过工人们在研究新的染法和花样。
因为元宁明确说过,如果他们的研究一旦被采纳并投产,便会给他们一大笔奖励,五两银子起步。
对他们来说,五两银子可不少呢!
更何况,万一弄好了,可不止五两银子呢!
所以所有的工人全都是干劲十足的。
元宁当然不会担心苏鹤亭找的舌辩之士会出什么问题,所以她要抓紧时间把图纸绘制出来,并且制定分工计划。
想要长久盈利,机器制造的方法就不能外传,所以各道工序都是需要严格分开的,负责这一道工序的不知道下一道工序是什么,最后的组装工人虽然知道各个零部件是怎样的,却并不了解具体的制作过程。
很多部件光看外观是看不出门道的。
这些前期准备做好了,只要工作场地就位,所需原料齐备,人手充足,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工。
当然,所有的这些全都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的。
暂时来说,元宁不想跟苏鹤亭伸手要钱,就和秦掌柜商量着把账面上能动的钱都动了。
只要一旦投产,资金便可以慢慢回笼了。
融资的人回来,她的压力便会大大减轻。
不过术业有专攻,她在技术方面当仁不让,商业方面的事情还是秦掌柜更在行。当然,每日耳濡目染,她也不是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