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安起身,走到近前,又再跪下,没让他起来回话,那就只能跪着呗!
李世民一点多余的话没说,直接问道:“朕听无忌说,你有种方法,可以预防天花恶疾,可是真的?”
王平安道:“臣确实得到了一种新法,但还尚需辨证。”
李世民又道:“你是怎么得到的这种新法?”
王平安忙道:“是在太子殿下的启发下,臣得到的这种新法!”
李世民哦了声,立即合上奏章,脸上露出微笑,道:“是吗,你是如何在太子的启发下,得到的新法,详细说给朕听听。来啊,赐座!”
史忠臣微笑着,抬起来一个绣龙墩,放在诸臣之末,让王平安坐下,同时冲他眨眨眼睛。那意思是说:看,咱家在外面教你的话,没白教吧。你要说是臣在五里村看牧童,发现的新法,那你接着跪着回话吧。可你一说是太子殿下启发的你,怎么样,立马儿就有座了!
王平安坐到绣龙墩上,道:“是太子殿下带着臣出城,说起天花之苦,然后让臣去看放牛的牧童……”
没等他说完,大臣们一起啊了起来,纷纷道:“原来是太子殿下先提起的天花之苦,并让王平安去想法子的啊!”
李治脸上一红,没好意思接话茬儿,只是眼睛看向王平安,目光中大有感激之色。
李世民笑道:“原来是治儿想出来的法子,朕可得好好听听了。来啊,给王爱卿看茶!”
史忠臣忙给王平安端了杯茶,又冲他笑了笑。
王平安接过茶杯,心想:“我只提了两句太子殿下,有座了,成爱卿了,现在连茶水都到手了,看来太子二字,以后要时常挂在嘴边才成啊!”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初封伯爵
王平安手里捧着茶,但却没有喝,他道:“臣在徐州时,汴宋二州曾遭了水灾,钦差尉迟大人被皇上派往此地赈灾,偶然间和臣遇上,曾对臣说起百姓受灾之苦,并说了一些新的赈灾方法,但尉迟大人事忙,说完之后,便去别的地方安抚百姓了!”
群臣们一起点头,纷纷道:“原来那篇赈灾新法,最开始竟是敬德公提出来的啊!”
尉迟恭抚了抚额头,心想:“真不好意思,让无病把功劳分给我了,其实这事和我没什么太大关系,都是他的主意啊,他竟当众分功给我。这孩子真够义气,老夫很喜欢你啊!”
李世民嗯了声,冲尉迟恭点头笑道:“敬德,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你能有此想法,并传授给晚辈,自己并不居功,实为难得,当为群臣之楷模啊!”
尉迟恭老脸一红,忙欠身道:“老臣谢皇上夸奖,老臣当时也是灵光一闪,才有了新法的粗略想法,如果不是皇上派老臣去赈灾,怕老臣的灵光怎么闪,也是闪不出来赈灾新法的!”
群臣纷纷道:“看来新法之出现,还是由于皇上英明所致,如不是皇上派敬德去徐州,哪可能会有赈灾新法的出现呢!”
吹捧一番,大家一致表示,找到赈灾新法的源头了,就是因为皇上英明啊,都是皇上的功劳,和别人是没有关系的!
李世民摸了摸唇上的胡子,微笑点头,冲王平安笑道:“接着往下说。”
王平安忙道:“臣把尉迟大人的想法整理好,送交给徐州刺史牛正宏,牛刺史见此新法合情合理,便立即下令执行,雷厉风行地将赈灾事宜办好了。”
群臣们又一起点头,说道:“看来这个牛正宏是个好官,办事妥帖!”
李世民点头道:“牛正宏办事得力,需当嘉奖。来人啊,记档,交吏部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