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页(1 / 2)

唐玄奘上上下下地看着武媚娘,心想:“不简单啊,刚才一直没注意她,失算!要不要我先给她讲几个典故听听,让她皈依我佛,做了我的弟子?”

众人里最高兴的就是李治,武媚娘一张嘴就把王平安给救了,而且救得精彩之极,让人佩服!他拍手大笑,道:“对对,就以五十年为限,让无病建出这座通天浮屠来!”他看向武媚娘,心里更喜欢她了。

狄仁杰也笑了,道:“五十年而已,短得很,弹指一挥间,玄奘大师等得起的!”

嘴里说着话,他忍不住看向武媚娘,心中也想:“不简单啊,这个武姐姐没白认,当真是个了不起的女子,心思活灵,话语犀利。怪不得大哥喜欢她,她果然有过人之处。幸亏她是个女子,要是个男人,还能参加科考……那我们这些人,可真就没得混了!”

李伊人拍手笑道:“好好,就用五十年来建塔!”她先是拉过武媚娘的手,以示亲热,又冲唐玄奘道:“玄奘大师,无病要是答应了你这个,就不算犯戒了吧,也不用下地狱了吧!”

唐玄奘眨了眨眼睛,他虽然很能说,但面对武媚娘的话,急切之间,竟然无法破解。不过他经验多丰富呢,而且就算是只修一座十三层的砖塔,也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非常大度地,唐玄奘点了点头,道:“那就以五十年为限,师弟建一座铜塔出来吧!不过,在建成铜塔之前,不妨先建起通天浮屠的内胚,也就是十三层的雁塔,师弟以为如何?”

王平安看了武媚娘一眼,心想:“五十年以后建成通天浮屠?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舅舅我就交给你了!”

尚未等王平安答话,李治便笑道:“成,那就先建一座十三层的雁塔出来,其实包不包铜的并不重要,单单就凭十三层的高度,这座雁塔就已经可以称为通天浮屠了,塔建成之日,由孤亲自来题名,就写通天浮屠四个字!”

王平安心想:“你倒大方,赶情儿不是你去忽悠那些大财主了!”他挤出笑容,也双掌合什,冲着唐玄奘道:“师兄,这回就不用师弟我去下阿鼻地狱了吧?”

唐玄奘叹了口气,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师弟,你不肯下地狱,推三阻四,心意不诚啊,何不早早剃度,入了空门,师兄我可助你一臂之力!”

王平安脸色一苦,说得轻巧,要照你这么说,那你也得下地狱了,不如咱哥俩做个伴儿,一起下地狱,倒也不寂寞。

众人哈哈大笑,不再说地狱的事了。李伊人则把王平安的主意,当成她自己的,带着众人,出了灵感寺,指着周围地的土地,说起买地皮,建大街的事了。

李治听了这个主意,大感惊讶,直说这不可能是小妹想出来的,这种坐着收钱的好生意,除了王平安以外,全大唐再没一个人能想得出来!

他们兄妹心机都不深,可狄仁杰却是很有些心机的。他走在人群里,却不时地去看武媚娘,见武媚娘又恢复了规规矩矩地表情,低头走在最后,本本份份地当随从。

刚才狄仁杰只当她是个可爱的女子,讨了大哥的喜欢,现在却不这样认为了。他开始时认为武媚娘知进退,懂规矩,现在却有种感觉,认为武媚娘深藏不露,如果这人是个男子,怕是在场人加一块,都比不过她一个!

狄仁杰心想:“大哥真是好眼力,娶公主为妻,那是皇帝的安排,是桩好婚事。可要是再娶这个女子为妾,那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这种好女人娶回家,十足十的贤内助啊!不知她有没有姐妹,介绍给我,让我也得一贤内助,岂不是好!”

第五百二十四章 狄仁杰想和李治做连桥

狄仁杰是官宦人家出身,在并州算得上是地方名流,以他的年纪,在并州的同辈人中,有少人都成亲了,即使不成亲,家里也给定了亲事。

狄仁杰的家里也有这种给他定亲的想法,但他的家人想着应让狄仁杰先立事后成家,所以没有明确和哪家的小姐定下亲事。但,保持联系有着暗示性的女方家族,却是有几个的,只等狄仁杰得了功名,那便挑明一家,把亲事给办了。

万一狄仁杰没有考中,没有得到功名,那当然也得成亲,不能因为没功名就打光棍,可对女方的要求便要降低。这样女方知道他没功名,答应了亲事,嫁过来后,也没什么好埋怨的,总比先定下亲事,都以为他能考中呢,结果没考中,再回家成亲,那女方难免埋怨,夫妻关系便要不和睦了。狄家的做法是很明智的,不留后患。

但是做为官宦人家的子弟,谈及婚事,比之普通百姓要少几分扭捏,主动追求的作风更强,狄仁杰更非迂腐之人,他一旦发现武媚娘是个“大大的贤内助”后,立时就想到自己,武媚娘这么好,那她的姐妹应该也不会差。

就算武家的门第有可能低些,但门第这种东西要靠自己去争取,自己以后门第低不了,不需要老婆家来扶持他,如此一来,那妻子是否贤惠,就要放在第一位考虑了!

狄仁杰回头看了眼武媚娘,他不好当面去问,刚和武姐姐认识没一个时辰,就打起人家姐妹的主意……姐姐的主意就算了,可要打人家妹妹的主意,那也太不好意思啊,速度未免进展得太快!

心里存了想法,狄仁杰便低着头,想起心事,打算让大哥去说,先去探探底,之后有啥想法再讨论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