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1 / 2)

李老下定决心,才问:“你们打算如何做?”

戚衍:“名正言顺的干。”

李老:“……”

这话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也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说了一句废话。

不过……名正言顺?

这话别人听了,或许过了耳朵就完了,可李老却听进了心里。

什么叫名正言顺?那就是有名有份,师出有名,光明正大把阳丰帝拉下马。

李老微微摒气,问:“先帝当年成气候的,只有三子。启明太子英年早逝,先翊王犯了大错,被宗人府除籍。”

戚衍:“先翊王虽然也不算个好东西,但他用十香肉那桩事,还真是被人陷害的。阳丰帝睚眦必报,做皇子时就和先翊王有过龃龉,非常不愉快,自己做了皇帝,怎么能容忍一心还想造反的兄弟?”

当然,这个罪名是恶心了点。但阳丰帝也有手段,兵不血刃除掉了翊王一系,连子子孙孙都成为庶民。

“难道,是启明太子的后嗣?”

李老不由兴奋起来:“人在哪?”

戚衍淡淡望着面前的老人家,道:“李老,郡主的尸身我们已经安顿好了,其余细节,您也不必再去打听了。我们筹谋大事,但也从未想过,要无所不用其极。能用的手段会用,可以用,但不必要。”

说完,起身便走。

李老看这个年轻人真的没有强行拉拢自己的打算,反而放下心来,将一个锦盒放在了桌上。

“这个东西,当年是千金郡主亲手藏起来的。适逢我也在宫中,亲眼所见,因此悄悄取了出来,带出宫藏了起来。我当年藏起这东西,是唯恐流出宫外,引发大乱。可陛下如今,越发暴虐,行为举止没有常态,长此以往,国将亡了。你拿去吧。”

“你若真是戚衍,就不要再怪那孩子了。她当年也是身不由己,若不然,何不将此物毁掉?”

戚衍接过盒子,已经有所预感,打开一看,正是他和顾箬笠寻找的先帝遗诏。

原来,是到了李老手中。

第66章

顾箬笠进宫时,阳丰帝心情十分愉悦。

高升屠了南陵王宫的消息传回京城不久, 岳候高升派出的使臣也到了京城。这说明早在之前, 高升就在谋划,要获取中原大国和阳丰帝的支持。

不出顾箬笠所料, 高升使臣非常有诚意,直接献上了南陵国未来三年的六成税收。

而其余的条件, 什么铁矿玉石,但凡是南陵国出产的, 都愿意让利给阳丰帝, 具体条件还在商谈。但可见高升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