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任命他为教练处帮办的同时,他也是被撤去了武卫右军右翼第二营统带一职,并且将这个统带职位直接交付给第二营帮办李泽均,虽然只是署理,不过这也是极不寻常的。
自己被撤职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袁世凯不可能让他一方面督办机枪事务的同时,又让他到下面带兵。不过他倒是很好奇,这个李泽均竟然也能够一步登天,直接当上署理统带,这升官速度比自己还快啊,也不知道后头是谁在支持他!
看着手中的这份任命书,赵东云不由自主的再一次沉思起来,如果说一营统带到无实权的教练处帮办,那自然是亏大了,但是如果说这个帮办能够有实权,比如说现在这样可以“督办机枪事”同时还能够兼任新建机枪营统带的话,那么可就赚大了。
他多少也能够猜测得到袁世凯任命他为教练处帮办的缘由,那就是袁世凯已经是准备在整个北洋体系内大规模编练机枪部队,而不是说只限于之前的小打小闹了,而按照术有专攻的思维习惯,袁世凯要办机枪,自然是想到了赵东云上头来。
这给赵东云一个教练处帮办的位置只是为了让赵东云能够更加方便的编练机枪部队罢了。
也就是说,这份任命书里头,重要不在于帮办二字,而在于“督办机枪事”这五个字上头。
此外,这一份任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那就是赵东云的“督办机枪事”是涉及到整个北洋体系的,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北洋常备军都包含其中,也就是说,这个“督办机枪事”一下子就让赵东云所处的高度从基层到达了高层,甚至可以说让赵东云把几个脚趾头伸进了北洋高层的门槛里。
尽管这种含义并不具备多少实际意义,赵东云也不可能说因为管个机枪就一下子跃升到段祺瑞、王英楷这种地位,但这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说明他已经被袁世凯所接纳,并逐步引入到北洋核心体系当中来。
而升官发财这种事情,有了开头那么后续的就好办了,按照目前北洋扩军的架势,他未来的升官速度应该不会慢,谁敢说他不能爬到段祺瑞和王英楷的那种高度?
接下了任命书后,赵东云和李泽均很快就是交接完毕,不过人还没有离开广宗呢,袁世凯又是给他送来了一份嘉奖。
四月底赵东云剿灭了广宗民变、并且生擒了景廷宾,这可是结结实实的大功,为此袁世凯亲自上奏为他以及段祺瑞以及其他人请功:留直补用道段祺瑞,此次派令统带武卫右军等,前往广宗剿办逆匪,该道……啪啦啪啦说了一大堆,不过这说的都是段祺瑞,说他如何勇武剿灭顺德府民变的,和赵东云没多大关系。
诸位看官要问了,这一次剿匪段祺瑞虽然率军南下,但是仗都是赵东云打的啊,怎么袁世凯一直说段祺瑞,而不提赵东云啊。
因为这一次剿匪的负责人就是段祺瑞啊,严格上来说是段祺瑞命令赵东云去广宗剿匪,所以赵东云剿灭广宗民变的功劳也是他的功劳,说白了就是赵东云的功劳就是他的功劳。
当然了,这几年的北洋体系还不至于抹杀下层军官的军功,所以在说完了段祺瑞后,袁世凯说:“又留直知州赵东云,领兵深入广宗,以千兵破逆军万人,生擒景廷宾,功亦甚伟。”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但也是给足了赵东云面子。
前面一大半说完了诸位手下的苦劳、功劳,奏章的后面袁世凯就为手下开口要官了:“合无仰恳天恩将二品道衔留直补用道段祺瑞,赏戴花翎并加勇号;四品衔留直知州赵东云,赏加三品衔秩知府留直补用……”后面还跟了一堆其他人的请赏,不过和赵东云关系不大,故在此略去。
面对袁世凯亲自提笔写的请赏折子,清廷的办事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不用几天功夫就是准了。
于是乎当赵东云刚接到教练处帮办督办机枪事的任命的次日就升官了,前头督办机枪事的任职只能算是差遣改变了,不能算是升官。而这一次才算是正式的升官,从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
如今,他的官衔已经变成了:秩知府留直隶补用,正三品衔,而差遣的正式名称长了点,是:北洋军政司教练处帮办督办机枪事兼新建机枪营统带。
辞别了赵鄂、李泽均以及第二营的一群军官后,赵东云就是带着机枪营离开广宗,准备北上保定任职,本来段祺瑞等人想要让赵东云留下两个队的机枪,说是顺德匪患依旧严重,需要机枪火力作为支援,但是被赵东云所拒绝。
要知道这机枪营可是赵东云的升官发财的重要筹码,那里会轻易让与他人之手,他甚至不顾段祺瑞的面子,执意要把机枪营的四个队全部带回去,所用的理由就是机枪营训练日短,加之要以新建机枪营为根本培养各军所需机枪军官、士兵,任务甚重,不能缺人。
而且顺德府那边虽然还有不少义和团和联庄会在活动,但是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叛军了,少量叛军在清军的镇压下翻不起风浪来。
在赵东云的坚持下,段祺瑞也是只能放弃留下两个队机枪部队的做法,但是随同段祺瑞一起到了顺德府的那个机枪哨说什么也不肯还回赵东云了,赵东云对此虽然不满,但是不太在意了,那两挺机枪就当送给段祺瑞一个人情了。
随同赵东云一起北上的除了机枪营以及赵东平等人外,还有方若莲这个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