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2 / 2)

自从去年俄国人提议派人帮赵东云建立重机枪生产线后,福元机器厂那边很快就是成立了g01重机枪的生产线,月产达到了五十挺之多,不过这些产量的大部分都是被俄国人卖了去,剩下的每个月十来挺则是被北洋各军所购买。

安德烈自然知道自己很难从赵东云手中获得更多的机枪,他只是习惯性抱怨罢了!

赵东云和俄国人的军械贸易从1904年初到现在,已经是进行了一年半了,不管是俄国人还是赵东云都从中收获了大量利益。

俄国人虽然看似付出了昂贵的价格,但是却得到了诸多宝贵的作战物资,尤其是重机枪,1904年的时候俄军所用的重机枪有一半都是赵东云卖给他们的,1905年虽然比重下降很多但是也可以轻松看见赵东云卖给他们的福造重机枪。

这些武器和弹药对于俄军来说,可是有钱都难买的!

相对的赵东云也是收获了庞大的利润,他卖给俄国人的武器弹药基本都是翻倍卖,进货价一两银子的话,他基本都是卖二两银子,就算是减掉运输、人员等诸多成本赵东云也是赚翻了。

不过名义上这些钱都是赵东云赚的,但实际上这些钱并不能说是赵东云的私产,而是属于第三镇的集体财产,是归入第三镇小金库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小金库是上不了台面的,从一开始就是被赵东平掌管,就连陈光远都知道第三镇的小金库有多少钱,更不用说王占元他们了。

由于账目不公开,所以这两年来第三镇的小金库也逐渐成为了赵东云的私人金库,这一年来赵东云已经从里头悄悄拿了至少五十万银子,当然他拿这些银子也不是去吃、花之类的,而是投入了福元纱厂的几个子公司里头,为的是让赵家继续掌控名下的诸多子公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东云的这个行为算得上是贪污公款、侵占集体财产了。

赵东云拿走的这五十万是小头,第三镇小金库的大头还是被用来养军所用。

赵东云现在手下有第三镇、两个奉天混成协,其中虽然第三镇有朝廷养着但是每个月也缺好几万两银子,至于那两个奉天混成协就更是要赵东云养着了。

奉天财产收入就那么一丁点,赵东云要养军也就不得不靠着自己的小金库了,只是靠捞偏门积累起来的小金库撑着也不是个事,所以赵东云还得想个办法弄钱,要不然等日俄战争一结束,没有了军械贸易的利润,他可养不起一镇两混成协。

第164章 财政和盐政

为了供养两个奉天混成协,甚至为了以后能够把这两个混成协扩编为镇,以达到奉天编练两个镇的目标,赵东云从就任盛京将军以来就是想着办法弄钱了。

一开始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工商业上面,搞出来了一个葫芦岛工业区,但是这个工业区虽然前景非常好,而且如今也进驻了不少企业但是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至少这一两年内赵东云很难从里头获得大量的税收。

但是奉天短期内财政压力非常大,虽然有着各省支援的两百多万两银子,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来救济难民以及恢复民生上,很难挪出钱来让赵东云供养军队。

“诸位都说说,看看都有什么好法子!”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赵东云召集了自己手下的诸多官员,尤其是财政体系的官员进行会议。

下头的诸人中,则是赵东云新进设立的一系列新政机构主要负责人,里头有些是赵东云的老部下了,有些则是赵东云的故交好友,而有些则是闻名邀请而来的,有些则是别人举荐或者自荐而来的,不管他们是怎么走到这里的,但是毫无疑问这个屋子里的人就是赵东云将军幕府下的主要幕僚了。

这些人中,资历最深的就是林永权了,此人虽然出身不怎么样但是这几年来一直都是紧跟赵东云,不仅仅身兼第三镇教育处总办,同时他还是奉天督练公所的教练处总办,同时他不仅仅在军方任职,同时还兼任奉天工商总局总办,身兼三大要职的他论起地位来乃是赵东云手下的头号嫡系。

再过来就同样是在军方和将军府同时任职的赵东平,他目前不仅是第三镇军械处总办,同时还是奉天财政总局总办,手握第三镇乃至整个奉天财政大权的他乃是苏系里名副其实的财神爷。

除了这两个第三镇出身的人外,还有赵东云的故交赵鄂以及慕名招揽的熊希龄、别人举荐而来的邓嘉缜以及自荐而来的方濂桐等人。

到1905年9月份的时候,赵东云的幕府各机构主官大体上已经齐全:

财政总局的总办是第三镇出身的赵东平、会办则是由日本明治大学商工科出身的向瑞,这个人乃是自荐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