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1 / 2)

奉军里的第三十三团的第二营更是伤亡惨重,第二营如今剩下的兵力已经不足七百,而且还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身上带着伤的,可谓是损失惨重。

然而对面的皖军更是好不到那里去,他们发起冲锋的两个步兵团都是损失惨重,这一天下来至少也得死伤近千人。

而更关键的是,雷震春希望用兵力优势正面突破皖军方向的企图落空了!

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奉军第三十三团的防线虽然已经出现多处漏洞,看起来已经是摇摇欲坠,但是依旧没有被击溃,他们依旧坚守着阵地。

这让已经亲自上前线督战的雷震春大发雷霆至于也是郁闷无比,尽管他事先已经估计到自己的进攻会遭到奉军的拼命阻拦,但还是没有想到对面的奉军第三十三团竟然在自己的全力猛攻之下还能坚守住。

然而不管雷震春怎么郁闷,今天没能突破对面奉军的防线是事实,而接下来雷震春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剩下有限的时间里突破奉军第十七旅的防御阵地。

当夜,两江第七师难得的停止了强攻,一方面是夜间进攻难度太大,另外一方面两江第七师历经两日苦战后,其实情况也不比第十七旅好到哪里去。

他们的士兵体力消耗也大,人员伤亡惨重,同时弹药的消耗也不小,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

两江第七师停下了进攻步伐,开始筹备着明天的进攻时。

在马鞍山东方十多公里外,一个穿着青灰色军服的骑兵正在悄悄地在低矮的丛林间走过,而他在的前方丛林外,则是一队几乎看不到头的部队正在行军,这支军队的军服颜色乃是深蓝色,而能够出现在皖南长江沿岸,并且还穿着深蓝色冬装军服的军队,那就只有皖军这么一家了。

奉军的这个侦查骑兵小心翼翼的在丛林间,一边观察着一边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快速的记录着,不久后他就是收起本子,然后再悄无声息的向后退去,等小步走到了林间下方的小道后,他就是解开了系在树上的缰绳,然后就是翻身上马向后方疾驰而去。

不用多久,第十七旅潘峦清就是收到了侦查骑兵的报告,东边十五公里外发现皖军第四师的踪迹。

第399章 最后一战(一)

“你确定是第四师?”潘峦清神色郑重地问着眼前的这个侦查骑兵。

那一脸疲惫之色的骑兵道:“我是亲自靠近了不到百米的敌人进行观察,从该股敌军的行军姿态,军容军貌以及武器装备来看,绝对是皖军的主力部队,他们不仅仅有大量火炮,而且大量装备迫击炮和轻机枪!”

听到这话后,一旁的第十七旅参谋长熊志庆道:“根据我们的情报,目前皖军里装备迫击炮和轻机枪的部队非常稀少。”

迫击炮和轻机枪在中国还算是比较新鲜的事务,迫击炮作为赵东云穿越后主导设计的武器,奉军最先使用,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也就只有奉军里成批量装备迫击炮,自从内战爆发后奉军的迫击炮大发神威,国内的其他军阀也开始相继仿造迫击炮自用,不过迫击炮就算再简单,要想大规模生产的话也需要一个大规模兵工厂才可行,所以目前来说,国内具备大规模仿制迫击炮的只有段祺瑞控制的江南制造局,然而江南制造局防止迫击炮时间不长,目前还属于试生产,测试的阶段,前后也只生产了上百门而已。

轻机枪的话,国内能够仿制的厂局较多,除了福元机器厂这家购买了丹麦麦德森公司正式专利授权的兵工厂外,江南制造局,广东制造局也能小规模仿制生产,当然了人家可不会给麦德森公司专利费。

段祺瑞的皖军所能够获得的迫击炮和轻机枪数量是极其有限的,由于数量有限,所以目前只有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这两支主力部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迫击炮以及轻机枪,其他皖军,也就是那些两江陆军是没有成批量装备这两种武器的,各有个别部队少量装备而已。

潘峦清继续道:“来的人至少是一个团,而且后头还有更多的敌人,这一次至少是敌军一个混成旅,就是不知道是第四师的那个旅!”

第十七旅参谋长熊志庆道:“第三师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在金陵一线发现了第六旅,来者不是第七旅就是他们的补充旅,而且之前第七旅被我们重创过,段祺瑞应该不会冒险派重建不久的第七旅过来,所以来者应该是他们的补充旅!”

“而且从来敌的装备来看,拥有一个至少炮兵营,而且我们获得的情报也是说,第四师的补充旅是拥有一个炮兵营的混成旅部队,因此来敌有极大可能就是他们的补充旅!”

潘峦清道:“如果来的是第四师补充旅,那么我们明天就危险了!”

第四师补充旅,虽然挂着补充旅的名头,但是却是名副其实的混成旅,段祺瑞麾下的第四师和其他的两江陆军师不同,这个第四师除了拥有固定编制的两步兵旅一炮兵团等部队外,还辖有一个补充旅。这个补充旅乃是辖有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的混成旅。

从团营级编制来说,去年年底后的第四师是一支辖有六个步兵团、四个辖十八门火炮的炮兵营、三个工程营、三个辎重营、一个千骑兵力的骑兵团的部队,总兵力超过两万五千人。说是一个师,但是和寻常的步兵师完全不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