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页(2 / 2)

刘干事拍了拍张文浩的肩膀,道:“你现在可是我们国内经济的顶梁柱了,高层领导也不想给你任何压力,所以虽然很想和你见一面,但考虑到你现在的情况,高层领导还是乐于让你自己去发展,不对你的发展路线给予任何干涉。”

张文浩点了点头,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个,自己绝不会触碰政治,更不会触碰政治上的禁区,在国内法律法规的条框下,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张文浩最大的愿望了,如果给自己增加了太多政治上的压力,恐怕自己甘愿提前退休去享受生活。

研发军用发动机,对张文浩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硬件达到标准就可以生产出来,张文浩此前并不准备太早涉足这个领域,生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在国际局势上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在和平年代,如果因为武器带来额外的压力,恐怕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现在最要紧的是,其他发达国家都开始拼了命的要研发出更高端的产品,如果东辰再不出手,到时候国家的空军实力,反而会因为其他人的壮大而落后,这种情况下,东辰也不能继续袖手旁观了。

民间这么多的行业,也只有工业制造能够有如此的高度,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实力、全球国家间的局势,对东辰来说,虽然东辰航工不是最赚钱的子公司,但绝对是意义最为重大的公司,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虽然赚钱能力极强,但在大局的影响力上,却远不如波音、普惠、三菱重工这样的企业,如果东辰航工开始涉足军用发动机的设计与生产,那么东辰航工在大局的影响力,将远超其他的军工企业。

但是,张文浩自己也有自己的顾忌,军工领域意义太重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免不了被国家所严格管控,如果东辰真的蜕变成军工企业,那么高层领导就不会给张文浩像现在这样的自由度,到时候,恐怕自己反而会酿成一个作茧自缚的局面,如此设想,张文浩心中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那便是模仿波音的模式,将东辰航空完全划分成两个独立运作、中间丝毫没有关系牵扯其中的企业,一个版块是现在的东辰航工,面对全世界市场,生辰民用发动机,不涉足任何政治层面,另一个版块,就是在沈发的生产线到了之后,将其改造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版块,这个版块只为国家服务,生产的所有产品,也都交由国家来支配,如果将来这个企业在高层的眼中意义太过重大而必须加强监管,到时候,自己干脆将这整个版块拱手让出,拱手让出对张文浩来说没有丝毫的不舍,只要其不会影响到东辰其他正常领域的运作,张文浩没有任何意见,明哲保身,这是张文浩没真正意义上进入军工领域,就已经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原则。

一个企业、多个板块发展、两个性质划分,对东辰的下一步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路线,一个企业,自然就是继续从东辰集团的角度出发,所有的下属产业全部都归属于集团、为集团服务,而多个板块发展,便是张文浩现在不断成立的子集团,如东辰药业、东辰汽车以及东辰航工、东辰电子,两个性质划分,便是从根源上区分自己拥有的所有版块,有些板块是自己的,有些版块,虽然是自己一手建立、壮大,但从根源上说却是国家的。

如果保证这个思路与路线,严格的执行下去,东辰将来也不是不可以直接参与到军工制造,只需要把所有与军工有牵扯的企业都融合在同一个性质划分下,一旦察觉风向有变,立刻毫不犹豫的抽身出来,全盘交由国家管理。

想明了这个原则,张文浩心中忽然浮现出自己早已经酝酿却不知道能否实现的一个计划,若是自己真的正式涉足军工的研发与生产,或许自己的计划,很快就能够实现。

故此,张文浩看着刘干事,开口问道:“军方有兴趣要更高端的雷达设备吗?”

刘干事正和张文浩一样,低头揣摩自己的心思,忽然听张文浩说了这么一句话,差点没吓的跳起来。

雷达设备?!天哪,张文浩怎么会这么主动,问及如此关键的领域?

现代战斗机,三个板块最重要,动力部分、火力部分、航电部分。前两个非常好理解,至于航电部分,主要的便是雷达,有超强的雷达,即便是所谓的隐形飞机也会失去意义,有超强的雷达,双方在空战的时候,就可以率先发现敌人并率先发动攻击,这绝对是拥有极大战略意义的领域,为什么国内一直对发展预警机不遗余力?原因就是预警机能够提供更强的雷达辅助,说白了,也就是拥有更强大的视距、对战场拥有更广阔也更详尽的把控,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基于雷达。

刘干事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东辰拥有足够的雷达技术?”

张文浩道:“这个是可以开发的,基于我们现在在电子领域的实力,很多长处都可以移植过来,我们可以开发拥有更强性能的雷达,也能开发出处理能力更强大的火控系统,东辰在处理器上的造诣,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刘干事兴奋说道:“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你有任何需求,你尽管提出来,我想高层一定愿意将现有雷达的一切参数以及技术机密全部向东辰公开。”

“不用。”张文浩道:“东辰不会在别人的基础上二次开发,雷达方面,我们自己来开发就足够了,我只是跟你打个招呼,到时候,雷达会和发动机一起启动,相信对国内的空军战斗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刘干事欣喜道:“文浩,你简直就是日本动画片里的机器猫啊!真是要什么有什么!”

张文浩心中暗笑,自己掌握的军工技术实在是太多了,发动机、雷达都只是很小的部分,除此之外,火箭推进器、先进的制导技术对东辰来说都是小意思,甚至,以东辰目前的制造能力,就算是自己造卫星、自己造运载火箭也不是什么问题,事实上,张文浩本人早就对卫星垂涎已久了,而他早先便开始酝酿的计划,便与卫星有关。

在国内,一般的公司想自己发射卫星基本上是做梦一般,别说自己造运载火箭,就连自己造卫星也非常困难,一般的民用领域,如通讯、电视转播等领域的卫星需求,都需要国家严格的审批程序,基本上民用企业也只有国企能够有资格申请,申请下来,还需要采购卫星,或者委托专门的企业与机构设计生产,卫星有了,还要花费昂贵的资金来由国家运载火箭企业来实现发射。

一般的卫视也仅有财力从已发射的通讯卫星中租用一个波段,全国的通信公司,也都没有自己的通讯卫星,所有的卫星支持,都要依托卫星通讯集团,可以说,租用一个波段就无比繁琐,要想自己发射一颗卫星,简直难如登天,而一颗卫星对张文浩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张文浩对卫星的渴求,并不是因为自己致力于去做通信行业,这个行业根本不需要多么高端的技术,对张文浩来说,这个行业也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再加上运作这个行业的,多是国企巨头,自己也很难插进去分一杯羹,张文浩想要的卫星,是定位卫星,这个对东辰将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现如今的定位系统中,主流的卫星定位系统有很多,gs、格洛纳斯、伽利略以及国内的北斗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依托自己的卫星矩阵来支撑,gs有24台卫星支撑、格洛纳斯也是24颗,甚至还有更多的卫星作为备用,北斗卫星数超过35颗。

但是,在张文浩的眼里,全世界任何一个卫星定位系统都有许多的不足,首先便是信号的覆盖率问题,其次是定位精准度问题,再次,是没有真正立体的全球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