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1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547 字 8小时前

张继祖自认为自己是东林的后起之秀,有责任,也有能力重新将东林的影响带回庙堂。魏忠贤的屠杀、温体仁的陷害都不能将东林一脉彻底击倒,总有一天,东林学子会卷土重来,而自己将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为此,他积极笼络凤阳当地的士子,并成功化身为凤阳士子的领袖。他渴望通过一个机会,让自己一朝名扬天下,然后参加来年的恩科,成就一生的功业。

为此,当听到东虏鞑子奸细出现在凤阳,锦衣卫无所作为的时候。张继祖怦然心动。

可事情的发展却似乎有些出乎张继祖的预料。首先前来声援士子的各色人等。以往但凡衙门有什么事情,这些个黎庶百姓躲得是要多远有多远。可今天却一反常态,还没怎么慷慨激昂的讲上两句,甚至于连事情都没交代清楚,百姓们已然是“义愤填膺”、“群情激奋”。

刚开始,张继祖还以为是民心可用。现在,却忽然有了一种被人利用了的感觉。

人群中传出的话语一句比一句刁钻,张继祖不是无知小民,更没有读书读成了傻子,这些从人群中传出的话语分明只有一个目的——激怒廖永堂!

在廖永堂终于克制不住拔出绣春刀的时候,人群中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再度响起。“看来小人还真是猜对了,大人这是要杀人灭口啊!”

张继祖忽然间想发怒了。这成何体统!

今天我可是主角,这是谁?一直在抢戏!

刚想回头,屁股上却结结实实的挨了一脚,张继祖毫无防备,顿时跌跌撞撞的冲向了廖永堂。

廖永堂黑着脸正在搜寻究竟是谁在人群中说话,忽然发觉一个人影从对面的人群中冲出来,沿着台阶,就冲着自己疾扑而来。

廖永堂大惊失色,下意识的便将手中的绣春刀竖了起来。

张继祖只觉得自己左肩一凉,随机便是一种从未尝过的痛楚袭来,低头一看,一截明晃晃的刀尖已经插进自己的肩膀。

张继祖出身凤阳大族,又是长子嫡孙,自幼被家中长辈看中,加之其又是凤阳城内有名的“神童”,倍受呵护和推崇,几时受过这样的伤痛,一声惨嚎之后,就此晕了过去。

梁康立刻高声叫喊起来,“锦衣卫杀人了!张家大公子被锦衣卫给杀了!”

第三十四章 冲突

张继祖的受伤昏迷,直接导致了门前的局势一下子混乱起来。门前聚集的校尉、力士、小旗等人,莫名其妙的遭受到各种奇怪的“攻击”。

先是一大片的石头土块从天而降,将众人砸得晕头涨脑;接着便是几根扁担从人缝中突兀的钻了出来,将几名锦衣卫打得满脸开花,最后便是几大桶类似于马尿、粪便之类的东西劈头盖脸的泼过来,门前的锦衣卫无一幸免,就连廖永堂也弄了一身。

士子们义愤填膺,领袖张继祖被锦衣卫千户一刀刺翻在地,生死不知,天下的暴政还有比这更甚的吗!虽说手无缚鸡之力,但士子们却在一瞬间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迎着锦衣卫的刀枪便冲了上去,梁康大声的鼓噪着,身子却在人群中不断的游移,最后竟然出现在了队伍的最末端。身后的“百姓们”前仆后继的填补上去,挥舞着各色的“兵器”紧跟在士子们的身后。

锦衣卫们都不是傻子,冲在队伍最前边最差也是个秀才,大部分都是举人出身,虽然没有官身,但却是大明朝的精英阶层,平时见官不跪,尤其是在魏忠贤只手遮天、独揽超纲结束之后,这些士子们便顿时有了出头之日,重现当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影响力。相比较之下,厂卫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如果让这些老爷们有了些许损伤,朝廷是绝对不会体恤锦衣卫这些武夫的。

因此,锦衣卫自觉的便将手中的刀枪棍棒等物收到了身后,谁也不想学自家的千户大人,不明所以然的便搠倒了一个举人老爷,日后难免有牵扯不完的麻烦事情。

廖永堂顶着一身的粪水,一张口,便是满嘴的腥臭之物涌进来,既便是如此,也已经不管不顾,大声招呼着手下守住门口,并打算派人向巡抚衙门、布政使司等处求援。

但这些士子和百姓的来势却是意想不到的凶猛,不过两三下,便冲破了锦衣卫的阻拦,径直冲进了千户所。

“厂卫暴虐,竟敢当众刺杀我大明举人,难道是当年魏忠贤阉贼余孽又要死灰复燃吗?”梁康此时满身正气,一边抱住倒地昏迷的张继祖,一边振臂疾呼。

在他的感召下,士子和百姓们不由得悲愤莫名,拳头和棍棒如雨点一般落向“手无寸铁”的锦衣卫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