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1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691 字 8小时前

皇太极是如何取得皇位的,多尔衮兄弟三人心知肚明。如今皇太极皇权稳固,对内大批任用汉官,平衡八旗权贵的权力,对外又相继平定漠南蒙古和朝鲜,一举扫除后顾之忧,在满清国内可说是威望大盛。潜伏在多尔衮心中的那个梦想渐行渐远,他知道,在皇太极的有生之年,自己未必再有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皇位、权力,还有那个已经成为深宫中庄妃的女人。

但多尔衮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便是年龄。皇太极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而他多尔衮尚且才二十七岁而已,也就是说,他多尔衮有的是时间跟皇太极耗下去。更何况,因为宠妃海兰珠的幼子夭折,皇太极倍受打击,身子骨明显是弱了下去。

这让多尔衮看到黑暗中的希望。

平定漠南蒙古、对阵辽东明军,多尔衮用一系列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八旗贵族中的地位。如今他迫切的希望用横扫大明疆域的战功来为自己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征明之战如此的不顺利。

那夜遇袭之后吗,虽然明知道汉军旗的手上士卒不能杀,但多尔衮身为一军统帅,却很清楚带着一千多伤号继续行军的危险性,那会使得大军的行军速度再度减慢,慢慢落入明军最擅长的节奏中。面前的明军统帅卢象升可是一个极为善于抓住机会的将领,多尔衮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场战事失去掌控。

他不能失败,也失败不起。

所以,多尔衮选择了秘密坑杀那些受伤残疾的汉军旗士卒。第二天一早,多铎的镶白旗精锐便将已经聚拢在一起的汉军旗伤兵杀了一个精光,为此,填平了整整一个山沟。

看着那从土壤中伸出的无助的双手,多尔衮赶到了从未有过的寒意。

这之后,就连多尔衮自己都能感觉到。宁完我甚至是祁充格,还有汉军旗的一众军官、几千士卒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偷着深深的惧意。他明白,这件事情很快便会传回关外,要想再度笼络那些受宠的汉官,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要付出更多的金钱、许诺和感情。

岳托的右翼军已经突入山东,山东军力的孱弱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多尔衮忽然发觉自己或许一开始便上了当,左翼军明摆着要面对更多的明军围攻,而皇太极却将这个荡手山芋交给了自己。刹那间,多尔衮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怪不得皇太极这么痛快的便答应让自己领兵出征,原来这坑是埋在这儿啊!

自己的左翼军要面对关宁军和卢象升的宣大军团,而岳托却在山东如入无人之境。皇太极的这种安排大有深意啊!

眼前,便是巨鹿的城池,自己这次征明的结果如何,眼见着便要有了分晓。多尔衮已经急令豪格、阿巴泰和多铎三路兵马尽快向巨鹿靠拢过来,他要在巨鹿全歼卢象升所部,高启潜那个老宦官是他多尔衮的手下常败之将,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在他的麾下也只能是一群绵羊。就算有四万之众又能如何?

只要拿下眼前的巨鹿,将那卢疯子的首级握在手中,那他多尔衮便还是满清的第一勇将,军中的统帅,和以前没有区别。

“皇太极!”多尔衮心中暗暗叫着这个名字,不远处,成千上万的士卒正缓缓向着巨鹿的方向行进,他们手中的刀枪和旌旗遮天蔽日,就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滚滚向前,似乎要一下子将那个飘摇的小城吞没、摧毁!

“皇太极,我多尔衮发誓,我一定会砍下卢象升的脑袋,献到你的面前,你那无可奈何的表情才是最令我畅快的礼物!等着瞧,我会一步步的夺回被你抢走的一切,让你的子孙生生世世都被我多尔衮一脉踩在脚下!”

第九十九章 不一样的初战

前一天晚上,豪格、阿巴泰和多铎的兵马已经和多尔衮中军在巨鹿城下会师。不得不说,分兵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明军再也搞不清清军的具体目标为何,也就无法再进行袭扰战术。四路大军分别出击,搜掠到不少的粮草,也算是暂时缺粮的危机。

休整一天,多尔衮更是督促着汉军旗以及劫掠来的民夫加减打造云梯等攻城器械。巨鹿是座小城,只要拿下了南北大营,就凭巨鹿那矮小的城墙,根本禁不起清军白甲精兵的一次猛攻。

但从昨夜开始,多尔衮便奇怪的发现,城南大营的营盘的灯火彻夜未息,隐隐约约的刻意看到营寨中忙忙碌碌的身影,虽然无法确定明军到底在做什么,不过大致刻意猜出来那是在准备防御的工事和器械。

从城南守军的旗帜上便可以辨识出人马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大明陕军虎大威部以及中都凤阳的驻军。虎大威与流寇和清军作战多年,之前也和多铎、多尔衮分别交过手,作战虽然悍勇,但麾下士卒装备以及作战能力都不算优秀。反倒是那支来自于中都凤阳的人马,多尔衮甚至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凤阳留守司指挥佥事朱?这是明人的哪位将领?”

朱平安虽然在抵达河北战场之后屡建功勋,但并未显露于人前,是以清军中对其倒是认识不深,并不了解。

祁充格赶忙上前解释:“回王爷,这中都的将领名叫朱平安。听闻年纪不大,应该是南人勋贵之后,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便居此高位。只是奴才想不通,这样一个人,怎会被派到河北来送死?”说完,祁充格幸灾乐祸的一笑,显是对朱平安此人也并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