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2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970 字 17小时前

而那女眷的踪迹却是指向了永福宫的庄妃。对于这条花边新闻,朱平安却是觉得大有可为之处。

庄妃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极有手腕的女人,从这一点上来说,她师承皇太极,的确要超过这个时期很多的满清重臣,那份狠辣与果决,就连多尔衮也略有不及。

通过霍五送回来的消息可以判断出,宸妃海兰珠死后,庄妃已经开始谋取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了。劝降洪承畴,也许就是她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告诉霍五,不要心疼银子,在满清皇宫里多开辟几条消息渠道,让宁完我和纳古也多弄一些核心的机密来。事无巨细,满清的风吹草动咱们都要掌握才是!”

得了朱平安的命令,阴世纲点头称是。

“对了!”朱平安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在闯军中安插耳目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阴世纲看看沈恪,沈恪连忙站出来回答道:“启禀大帅,事情还算顺利。当年跟随小的和杨翻的江湖兄弟还有不少,通过这些人,咱们便可以将眼线渗透进去,闯军其余各营却是监管的稀松平常,耳目眼线很容易安插。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个人混进了李岩的军营,李岩其人虽然小心,但对杨翻却是格外信赖。”

第四章 人间最苦是别离

纵观天下大势,如今山东的最好的选择便是伺机而动,越是处于明末的骤变前夕,各地武官的选择和动作也越发的谨慎和独断专行起来。朝廷的很多军政命令已经很难再贯彻下去。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大军纵横四方,各地彼此之间以及和京师之间的联系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顺畅,这也给了各地镇守武将以擅权自专的良机。

尤其是松山和河南的两场战事相继失利,大明朝廷掌握的精锐之师业已损失殆尽,于是乎各地武将为了自身的权益,开始有意识的拥兵自保,对于朝廷的诏令逐渐阴奉阳违。

就从山东来说,文官、武将、亲藩、权贵为了自保只能选择依附于朱平安这支强势力量。究其根本来说,这和当时刘泽清控制山东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禁朱平安清楚这一点,麾下的文臣武将也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其中,也包括卢象升,但这一点也是他无力去改变的。因此,到了登州之后,虽然从身边的人情世故中渐渐体会到这些略有些苦涩的现实,但却无力改变。所以,卢象升倒是对如今讲武堂教导主任这个位置很是满意。至少不用再理会那么多勾心斗角,一门心思教书育人即可。

然而呆的时间越长,卢象升却是越发的感受到山东之地那种朝气对于他的吸引力。

就如同今日的军议上,卢象升还是感受到朱平安对于他的开诚布公,这也让他内心中潜藏的归属感变得浓烈起来。出于这一点,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朱平安,目前山东的军队构成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对火器和步卒的依赖。而骑兵缺乏。现在来看,这种缺陷并不明显,但将来如果要在野战中面对满清的铁骑,那却是一定要吃大亏的。

巨鹿之战,说到底就是一场守卫战。明军还处在固守坚城的位置上,火器有利于发挥更大的效用。而满清八旗的骑兵。机动灵活,一旦实行袭扰突袭,明军不免要被动万分。目前登州的骑兵满打满算,不过四千余人,在缴获了闯军大量马匹之后,骑兵的补充却是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便是骑兵整个的选拔机制并不健全,训练也跟不上。张定边自身是一员猛将,但作为整个骑兵的主帅。其战术素养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卢象升的话让朱平安大为欣慰,卢象升肯如此说,便是已经将自己放在了山东军的位置去考虑问题。

“卢公既然如此说来,莫不是心中已经有了定策,抑或是肯再度出山,执掌山东骑军呢?”

卢象升微微一笑,“卢某这些日子以来,身处讲武堂。眼看着一期期的学子从讲武堂中进入山东军建功立业,这种满足无法言传。卢某也是甚为乐在其中。更何况,如今登州已经有此人选,朱总戎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哦?”朱平安一楞,“不知卢公所说是……?”

“曹变蛟!”

“原来是他!”朱平安一拍脑门,确是恍然大悟。

洪承畴松山战败,全军皆溃。唯有曹变蛟和王廷臣两部处变不惊、奋勇杀敌,如今这两员大将都已经沦落到登州,朱平安却是将他们给忘在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