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2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817 字 17小时前

此时的王承恩内心中仿佛蒸腾着一团火焰,但偏偏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恨恨的用拳头猛击山洞的石壁,片刻之后,他又像是猛然想起了什么,飞快的跑向另一侧的山洞出口,小心翼翼的爬上假山,躲在山壁的缝隙之间远远看去。

来的都是宫中的宦官,品级不高,其中只有一个是身穿着青色曳撒的胖子,此时几名小宦官已经将王安按倒在地。

青衣胖子冷笑一声,“老东西,倒是命硬的很,咱家饿了你数日,想着你已经一命归西,想不到你竟然还能苟延残喘!”

王安勉强抬起头,皱纹密布的脸上闪过一丝讥讽的意味,“刘朝,本公在司礼监时,你还只不过是钟鼓司的一名长随,想不到数月不见,你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净军的提督,想来是搭上了魏忠贤的门路,专意来此为他铲除后患的吧?”

刘朝胖大的脸庞微一抽搐,打了个手指,旁边的一名小宦官立刻跳过来,挥手便是两个耳光,王安的脸颊瞬间便肿胀起来,但却浑然不觉,只是看着刘朝吃吃的笑个不停。“好了,何必多费工夫,今日天光甚好,本公就在此时上路吧!”

刘朝走近王安,上下打量两眼,“食古不化的老东西,落到今日的下场,恐怕连你自己都没有想到吧!当今圣上即位,原本你是首功一件。司礼监掌印的位置无人可以撼动,可偏偏为什么死守着那些陈规旧制不放,生生的断了我等升迁之路,你知不知道,这宫中有多少人恨不得亲手杀了你!”

刘朝呵呵一笑,“朝中倒是有不少人上疏为你求情,可如今司礼监是魏公做主,那些奏折实是万万入不得圣上的法眼的,再说了,这宫里的事情,外臣们也插不上手。你也不必再如此的心存侥幸,你不死,你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便不会死心,迟早就是个麻烦!魏公有令,赐你一丈白绫,送你老人家西去,早登极乐!”

王安冷哼一声,再不说话。

旁边的小宦官连忙捧来白绫,刘朝却是摇摇头,“这净房的腌臜所在,用如此的白绫倒是暴殄天物了。”他四处看看,手指向净房的方向,“便用那个吧!”

小宦官扭头一看,顿时心领神会,忙不迭的跑过去,从净房旁边的书上扯下一段草绳来,刘朝满意的点点头,“看这老家伙如今的模样,倒是和这草绳格外相配。”

几名小宦官将草绳环上王安的脖颈,刚要用力,刘朝却是一挥手,“且慢!”

刘朝走到王安的身边,笑着说道:“咱家险些忘了,魏公还有几句话让我转述给你。天子初登大宝,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你的提拔和成全,魏公和奉圣夫人都是铭感于心,不过这世道便是如此,你生生的挡住了这么多人的路,下场如此也怪不得别人。魏公知道你和孝靖皇后的族弟沈逍交情莫逆,偏偏此人当年又曾在私下里教授过太子爷,也就是如今圣上万岁爷的课程,万岁爷对其很是敬重。所以呢,为了以防沈逍进京为你鸣冤,旁生枝节。魏公呢,便派了一些人到江南去。到了黄泉路上,你不妨放慢些脚步,你的老友沈逍或许正在赶来与你会和呢!”

“贼子敢尔……!”这句话却是出乎王安的预料,一愣之下,不由得怒目圆睁。

刘朝轻轻的挥挥手,两边拉着草绳的宦官,顿时同时发力,王安的声音戛然而止。

第二十二章 道尽沧桑

王承恩说起当年的往事,娓娓道来,口吻却是极为平淡。匆匆将近二十年过去,经历了这么多的风刀霜剑,如今却是已经能坦然面对了。

怀德却是听得惊心动魄,虽然跟随王承恩见识到了这内宫中的太多勾心斗角,但如此不死不休的争斗却是从未亲历过。

“那沈逍沈先生后来来到京师了吗?”怀德听到魏忠贤派遣杀手远赴江南刺杀沈逍的时候,忍不住问了一句。

王承恩点头,“沈先生来到京师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魏忠贤的杀手虽然未能得手,但沈先生却是因此身负重伤,一双腿已然是废了!”

王安却是不知道,王承恩年幼的时候,已经与沈逍相识。沈逍是宜兴的沈氏子弟,因为与一青楼女子相恋,多年之前便被逐出沈氏家门,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功名。

万历末年,郑贵妃把持后宫,觊觎储君的位置,为此不惜制造梃击案,便是为了杀死太子朱常洛,由此也造成了朱常洛的恐慌,格外的小心谨慎。在安排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时,更是格外的小心从事。他的生母孝靖皇后,当时还只是恭妃的身份,其实便是出身于宜兴沈氏的旁系,只不过后来过继到王家,这才改姓王。

当时,王恭妃便想办法从沈家找来了沈逍作为自己孙子的讲读师傅。而这个孙子,便是后来的天启皇帝。沈逍算是王恭妃的族弟,本身饱读诗书,而且没有功名在身,更难的是早已经被逐出家门,和沈家没有半分关系,从不显露于人前。所以,便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