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1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891 字 8小时前

“丽亨!”陈明遇大惊失色,不过十余步远,但其中却间隔不下百余人的混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之间,陈明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阎应元在空中便狂喷出一口鲜血。

两名白甲眼中透出兴奋的光芒,很显然,眼前的明军将领品级不低,不少明军士卒都向镝楼廊柱之下的这里拼死扑杀过来,更多的清军的将他们挡下。两人狞笑一声,抬起各自手中的虎牙刀和长柄镰刀,一步步向着阎应元逼来。

阎应元无力的依靠在廊柱上,浑身的力气仿佛在一瞬间被抽的干干净净,铁锏掉落在一旁,风声吹过,似乎也在悲鸣不已。

但一个白色的身影却是从镝楼的窗户上凭空跃出,两名白甲兵猝不及防,其中操着虎牙刀的那人却是被扑了个正着,身子当即向后跌倒,那白色身影却是举起右手,手弩应声发射,“扑哧”一声轻响,那手舞长柄镰刀的白甲右眼中箭,顿时大声惨叫起来。

手拿虎牙刀的白甲兵虽然倒地,但反应却是奇快无比,右手一翻,虎牙刀自下而上划过,那白色身影的右手应声而断,整个右手被完全砍断,手中还是紧紧的握着那柄手弩,一刻不曾放开。

虽然一只手被砍断,但那白色身影却是恍若未觉,左手迅疾从袖筒中滑出一把匕首来,右臂回转,紧紧的勒住白甲兵的脖子,左手却是将匕首深深的刺进白甲兵那穿了两件甲胄的身躯中。

匕首入肉,钻心的疼痛袭来,白甲兵大声哀嚎起来,手中的虎牙刀随即返回,重重的砍再在白色身影的背脊上,但那白色身影就像是感觉到不到疼痛一般,左手依旧在不停捅刺,直至那名白甲兵了无生息,气绝身亡。

“刘茂!”阎应元不仅大声呼喊起来,但此时的刘茂就像是聋了一样,只是在机械的不停的将匕首刺进那已经毙命的白甲兵的身体。

阎应元大呼一声,猛然从地上站起,一把抄起铁锏,一挥手,便将那被射瞎了眼睛的白甲兵的头颅打的粉碎,然后飞奔到刘茂身边,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匕首。刘茂的背部被白甲兵的虎牙刀砍了数下,皮肉翻开,血如泉涌,就连脊骨都被打断,血肉中依稀可见碎裂的骨渣。

此时陈明遇终于带着亲兵冲了过来,将阎应元牢牢的卫护在中央。阎应元则小心翼翼的将刘茂反过来,抱在怀中,却发现,刘茂的脸上满是笑意,但眼神已经有些涣散。

“阎将军,我今日又杀了三名鞑子,算这个,已经十二个了,你说,陈挺兄在天之灵,还会怪我吗?”

阎应元涕泪交流,抱着刘茂渐渐发冷的身体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说说些什么好,口中只是重复着一句话:“你和陈挺都是好汉子,都是咱们江阴的好儿郎!”

怀中的刘茂没有再说一句话,阎应元看时,他的双眼依旧透过层层的硝烟看向那辽阔的蓝天,嘴角的那丝笑意透出无比的轻松快意。

阎应元小心翼翼的将刘茂的遗体交给亲兵卫护,自己猛然间站起身来,看看身边四周的士卒,远处,清军登城的兵马一阵混乱,耳中听到明军士卒惊喜的喊声:“王廷臣将军率兵来援了,弟兄们,将鞑子赶下城去啊!”

王廷臣光着膀子,手中挥舞着一柄宣花斧,所过之处,清军士卒骨断筋折,血肉横飞,他的身后是集结起来的史可法、卢九德城中官员、勋贵的家丁、亲兵,足足有千人之多,一登城,便让战局发生了逆转。

阎应元握紧了手中的铁锏,刚要招呼所有的明军士卒同心协力,再战一场。

遥远的天际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号角声,雄浑悠远,豪气震天。

第四十七章 缩小的包围圈

路振飞的淮扬义勇团练始于崇祯十三年,当时还是受了朱平安组建新军的影响,加之还要承担漕运的护卫,所以才组建了这支以盐丁义勇为核心的民壮军事力量。路振飞的心腹大将葛英曾带领着淮扬子弟在山东讲武堂受训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如今这支名为“安远军”的民壮义勇中的骨干都是讲武堂的学员。

战事正酣之时,猛然间听到熟悉的安远军进攻号角,阎应元当即意识到,路振飞的江淮援军已经抵达南京。

搀扶着阎应元的陈明遇楞了一下,转过头来不可置信的看向阎应元,知道看清楚阎应元苍白的脸上慢慢浮现出的笑容,这才明白,自己所听到的的确是安远军的号角。

“丽亨!”陈明遇大声呼喊起来,“你听到了没有,是咱们安远军的号角,路总督来了,葛英来了!”

阎应元笑着点点头,但嘴角却还是渗出一丝血迹来,双腿一软,身子不由自主的滑在地上,但一双眼睛却是不由自主的看向那号角声响起的方向。

聚宝门的三道瓮城城门已经有两道失守,大队的清军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正在不遗余力的撞击着最后一道城门的槽闸,五丈多高的城墙一斤全部被蚁附而上的清军士卒的身影所掩盖,红衣的明军士卒就像是这其中的孤岛一般,而且变得越来越少。城门之外的长干桥和镇淮桥早已经被密布的尸首掩盖在其中,就连秦淮河的某些河道都已经消失了影踪。

号角响起的那一刻,疯狂的清军士卒们不明就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向前冲来,但明军中的江阴子弟却是惊喜莫名,对于安远军的号角他们再熟悉不过,就如同山东军的鼓点。这号角也是安远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