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上了敬辞,明川也坐正了身子,道:“你说。”
徐成玉就道:“家父有意将微臣调去张大人身边,想叫我学一学他的钻营之术。但是微臣志不在此。”
“那你想要什么,说来听听?”
徐成玉道:“微臣想去大理寺,断案沉冤,总好过在翰林院虚度光阴。”
明川道:“你可知道,本朝入内阁者,都出身翰林。你请出翰林院,是自断前程。”
徐成玉笑了,“谁说好前程就非得是入内阁呢,满朝文武,有多少人是翰林院出来的,陛下能说他们的前途无望吗?臣无心内阁,偏又做了翰林,这才是断了前程。”
第32章 不会背书的小皇帝
明川并不打算干预徐成玉的选择,他只是道:“徐首辅希望你继承他的衣钵,你想好了吗?”
徐成玉眼中有些不忍,却又透露着坚决,道:“微臣想好了。”
明川也不再劝,道:“那朕便尽力为你说和。”
“微臣谢陛下隆恩。”徐成玉达成所愿,却没有刚来的时候开心了。他又坐了一会儿,便告退出宫了。
似这般父子亲情之间的分歧,明川从未感受过,他对言恪道:“朕瞧着,他不太高兴。”
言恪一边换茶一边道:“路是自己选的,总归不与旁人相干,高兴不高兴,都是他自己的。”
明川看了言恪一眼,有些诧异,“你这语气倒是同国师有些像,忒凉薄了。”
“奴才不敢与国师相提并论。”
明川看着言恪,他虽一直都知道国师不喜言恪,却还是头一回发觉,言恪也不喜欢国师。
静荣回京之后住在护国将军府,太后有意叫女儿入宫住些时日,只是总是不成。三两日的,就被魏集寻了理由接回去了。
好容易静荣又进宫了,还带了魏南卿。明川知道了,便叫言恪把魏南卿接过来,陪自己玩一会儿。
不多时,魏南卿就到了,矮矮胖胖的,穿着一件大红织金八宝如意的纱衣,比年画上的童子还要可人。
不等他行礼,明川便牵了他在身边,问道:“热不热?”
魏南卿点头,“热。”
明川便很高兴,吩咐言恪去要一碗冰碗。言恪道:“国师吩咐了,一日只有一碗,多了伤胃。”
“朕又不是自己吃,”明川振振有词,“小孩儿热的紧,拿一碗来给他吃。”
言恪无奈,只好去了。
一大一小两个人坐在榻上,围着一份冰碗。明川给魏南卿拿了一个小银勺子,道:“你可不要吃多了,身上暑意消了就不要再吃了。”
魏南卿乖乖点头,果然吃了几勺子就不动了,余下的都归了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