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此精锐,还怕大事不成吗?”说话的是祁寯藻,随着天气转暖,老头子的痨病也缓了一些,可以陪着奕詝巡营了。现在绵愉不在,他就成了奕詝跟前的头号心腹。
奕詝重重吐口气,“大炮一门都没给,来复枪也一支都没有,连手榴弹都没有。等明军打过来,咱们的人只能挺着死啊!”
80000俄军就在楚河南岸埋伏,哥萨克骑兵天天盯着奕詝的八旗兵,而且军粮也被人家牢牢卡着。全军上下,只有七天的存粮,是预备留着在明军进攻时候吃的。现在每天晚上会有俄军运粮对开过来,送来四万斤掺了三分之一麸皮的面粉和不到一百斤肉。这是40000西清军一天的口粮——其实也不少了,俄国自己的供应也宽裕不了多少。十二万张嘴的消耗,在中亚草原可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如果战事拖延上几个月,俄国人大概只能粮尽退兵了。
“总有机会的,只要单独行动,一定有机会能走脱的。”祁寯藻低声道,“咱们手里的粮食如果省着些吃,可以供三万人吃上十五天,每天行军百里,也能走出1500里了,能到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了。”
第906章 印度女皇
韩四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面前的沙盘,听到皮靴敲击地面的声音,他头也不回地说道:“路易,过来看看。”
来人正是路易·特罗胥,也只有他才会一天到晚穿着法国皮靴在营寨当中溜达。法国顾问走过来看着沙盘,沙盘是用不同颜色的细沙堆成,制作十分精细。左侧是伊犁河和巴尔喀什湖,右侧是楚河两岸的旷野。一个象征着西清军大营的木牌就摆放在楚河北岸。不过俄军的具体位置,却不得而知。
“西清的位置确切吗?”
“已经派骑兵侦察过了。”韩四道:“就在那里,离我们有650里到700里,营寨相当坚固,不过却没有铁丝网和堑壕,挡不住我们的。现在不知道的就是俄军躲在哪里?”
特罗胥审视着沙盘,然后取过一面小旗插在西清军大营以西约80里的楚河南岸,“这里。”
韩四道:“理由呢?”
“中亚草原非常干旱,数万大军要长期驻扎一地必然靠近水源。而且此处距离俄军要塞克孜勒奥尔达和西清军大营都不太算远,可进可退,如果苗头不对就能立即撤往要塞,依托要塞和我们对抗,可以说是立于不败。”
“有道理!”韩四抱着胳膊笑了起来,“那我们打谁?西清军还是埋伏的老毛子?”
“都不打。”特罗胥拿起一支指挥棒点了点沙盘台上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打这个要塞怎么样?从敌人的北面绕过去,然后折返南下,包围克孜勒奥尔达要塞。”
“包围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吗?”这个要塞也是个棱堡,建于1820年,去年又进行了一轮扩建,是俄军在哈萨克草原南部的重要据点,一旦被明军攻占,俄国人可就很难在楚河沿岸站稳脚跟了。韩四心想,自己的这个法国参谋长还是有点真本事的!他这一招是反过来将俄国人一军,逼老毛子回头去解克孜勒奥尔达要塞之围。而西清军估计也会找机会跑路,这样老毛子的可用之兵就只剩下四到五万了……
“动用2个骑马步兵军去打克孜勒奥尔达要塞,1个骑兵军和萨图尔克汗的蒙古骑兵担任去佯攻西清军大寨,顺便还要防止他们西进去和俄军会师。”
韩四皱了下眉,“这就是要兵分两路了……两个骑马步兵军还要留一团守老营,顶多只有75000人。似乎没有大胜的把握啊!”
“没有吗?”路易·特罗胥一笑,“那就打个平手吧,比如各自伤亡25000人怎么样?”
“上校,你的意思是……”
特罗胥拍了拍沙盘台,淡淡地道:“对我们来说,只要打平就算赢了。哪怕损失30000人又怎么样?这些损失对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算什么?可是俄国人有多少个25000人可以损失?他们现在要应付的战场可不是中亚一个,还有巴尔干,还有高加索,还有克里米亚。他们去年可能已经损失了30万人,今年估计还会损失50万!所以沙皇一旦发现中亚战场是个不亚于克里米亚和巴尔干的血肉磨坊,他一定会选择放弃,毕竟这里的重要性不能和欧洲相比。这样我们不就赢了,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
印度,加尔各答,大明总领事馆。
在后花园内,此时正是一副酒会的场面。这是访印的大明天子在宴请加尔各答的头面人物。来客除了加尔各答的华商和英印当局的高层,就是这段时间正好居住在加尔各答的印度土邦王公了。
这所总领事馆其实是总领事雷登科的私宅,之前不知道是那个土邦王公在加尔各答的住所,面积很大,装修的极为奢华。整个后花园,现在都开辟成了餐会的场所。到处都是冷餐台,穿着整齐,带着白帽子的中西还有印度厨师们毕恭毕敬地守在餐台之后,等待着客人们取用食物。穿着白色衣服的印度仆役举着托盘游走期间。黑色的皮肤加上矮小的身材,一看就知道不是高种姓之人——印度阿三的等级看皮肤的颜色就知道了,一般的婆罗门、刹帝利都是比较白的,有些甚至和欧洲的白人没有多少区别。而低种姓的贱民都是黑不溜秋的,一看就知道是苦大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