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页(2 / 2)

如果十年之后,船厂不破产,枯竭的矿场是没有利益可言的,这又是一个小型的商业陷阱呐!

“杨部堂,这固定收益固然可观,但涉及的股权的分红,您怎么说?”

“宝灵总督的观点依旧犀利呐!这事儿也好办!将募集的总资金量,分作十份,除去每年的固定收益支出和经营成本,如果还有盈余,这部分盈余算作利润如何?利润就要依照入股资金的比例分红,众位以为合理与否呢?”

杨猛的油滑狡诈,在宝灵的一次次提问之中展露无疑,众人对杨猛的评价也高了许多,宝灵的提问虽说不多,但立马就做出答复,没有一定的本事,没有对船厂事务的深思熟虑是很难做到的。

虽说杨猛布下的商业陷阱不少,但是,在座的众人并不反感杨猛,反而是逐渐在认同杨猛,若是杨猛傻乎乎的什么都答应,与这样的人合作,很难保证收益的。

“杨部堂,您如何解释这经营成本呢?购置机械之类应当算是经营成本,可是这也是算在股权之中的,若是您每年都添置一定数量的机械,冲减这一部分的盈利,十年之内分红岂不是没有指望了?

而且以机械入股,还有一个弊端,十年之内船厂很可能会连年购置机械,这部分入股资金的固定收益与分红怎么算呢?”

涉及这些东西,有些问题根本就是纠缠不清的,想要做出准确的答复很难!

“唉……宝灵总督真是一个好对手,每个问题,都要戳到本部堂的软肋之上,这样说吧!前期入股的机械,众位可以加上正常的利润,至于利润率,众位都是明白人,谎报利润率提高价格,怕是瞒不过去的。

而涉及到十年之后的这批入股机械,就只能按成本价入股了,拖得越久,这入股的估价也就越低,如果船厂在十年之后破产,破产之前,我会补足这些机械折价的款项,这样如何呢?”

杨猛的这个回答众人还算满意,商场就是这样,利润总有高低起伏的时候,谁也做不到完美无缺,即使这里面有些价差,在庞大的资金量面前,也是可以大略不计的。

问题提到这里,船厂基本的股权形式与经营权所属也就区分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谈合同的签署,与固定收益的保障了,毕竟杨猛许出的固定收益率太高,在座的许多人,都不看好这船厂能坚持十年以上,一旦出了问题,杨猛是需要拿出解决方案的。

第六百八十章 五国船厂(八)

说曹操曹操到,杨猛刚想到保障的问题,宝灵这边也提出来了。

“杨部堂,我们的固定收益该如何保障呢?仅仅一个云烟是不足以保障我们的固定收益的,万一您破产了,云烟的产量受挫,我们的收益怎么办?”

“嗯!这也是个问题,首先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云烟的生产商,云烟这东西,源自前明皇室,具体的来路与云烟背后的真正主人,请恕在下不便透露!

云烟的产量,应该是可以保证的,但我们大清有句话,叫做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为了保障诸位的利益,你们看这云烟的具体配方如何?

这个配方,是从原料到生产,所有的步骤,只要掌握了这个配方,你们就可以生产出云烟,这个本部堂是可以打包票的,想必云烟的利益可以弥补你们的损失。

但是,船厂的破产也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船厂在正常经营过程之中无以为继,战争原因、人为因素、以及不可抗力,都不在正常的破产范围之内,如果船厂因为这些原因而破产,不仅是云烟配方,就是各位的固定收益我也不能保证。

毕竟,如今的世界还是存在战争的,凭着大湾船厂,根本不足以在战争之中,保护自己的资产!”

皇室遗珍、神秘莫测的云烟所有者、云烟的配方、杨猛短时间之内募集的千万两白银、大湾船厂,杨猛抛给洋商的保障差不多够了,云烟的配方,足以保证众人在十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赚取相对稳定的利益。

在座的许多人凭借着云烟,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家资翻倍,云烟的利益是足够的,但云烟背后的密事,更让人着迷。

云烟出现的地点,清国隐秘的销售渠道,在杨猛的引领之下,许多人把云烟背后的东西,放在了大清皇室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