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环形铁路,杨猛还加了一条直通午门的铁轨,这条铁轨的铺设最容易,一天一夜的功夫,就沿着京师的石板路铺到了午门之外,现在等的就是铁路竣工了。
这第一条铁路,因迷信而建,或许也是铁路史上的头一遭吧?
顺路去看了看挡煞工程的进度,这第一条铁路从实验性工程,升级为挡煞工程,这造价也是急剧的提高,深达三尺的夯土层,二十万多民团士兵,挖沟取土再夯实回填,足足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说冬天夯土的质量差,杨猛随意找了一把大刀片,砍了砍路基,妈的!直冒火星儿,这样的工程质量倒是够了,但以后决不能这么玩,差不多就成了,这么搞花钱太多!
三天之后,铁轨铺设完毕,杨猛拉着不情不愿的四色棍,就踏上了装饰奢华的火车车厢之中,这趟专列为了与皇家相合,弄了七节豪华的车厢,前后两个火车头,连着制造豪华车厢,到火车头的金箔,足足花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这列天价的火车,不是为了四色棍建的,而是为了即将到了的蒙古诸王所建造,杨猛还想通过这个,建几条京师连通蒙古、甘陕连通蒙古的铁路呢!
蒙古,是大清一个特殊的地方,那里是自成一体的,修建铁路就是加强蒙古与大清的联系,有了北方贯通蒙古的铁路,几十年的时间,以儒教的融合同化能力,这自成一体的蒙古,也就是很难分割出去的一部分了。
虽说加装了许多减震的大弹簧,但局限于技术和时间,这列奢华的火车依旧有些颠簸,这是火车第一次行进,速度自然不快,速度越慢颠簸的越厉害,不大的时间不仅四色棍脸色有些发白,就是一同来试坐火车的军机们,也有些不自在了。
“诸位,到第一节去看看京师周边的光景吧!让陛下独自歇息一会儿。”
这也在杨猛的预料之中,支走了一众军机,和四色棍身边的太监宫女,杨猛打开了车厢的一扇门,拉着四色棍就走了进去,不大的房间之内,是三个洋妞,这些洋妞都是杨猛依着四色棍的喜好挑选的。
“三哥这是……”
“英法的洋女人,陛下征战她们去吧!”
第一圈,走了大概两个时辰,第二圈一个多时辰,第三圈半个时辰多一点,将近八十里的铁路,算是经过了实战的考验。
“嗯!很好!很不错!”
听了四色棍的回答,杨猛也是憋气的很,好嘛!一条斥资百余万的铁路,一列斥资百余万的火车,不及三个洋女人的功力,第一条铁路的修建,源于迷信,通过是在女人的裤裆里,这事儿是断断不能传出去的,铁路史的耻辱啊!
但不管如何,有了皇帝的点头,这铁路就是又快又好又省时的东西了,皇帝点了头,也就是军机点了头,接下来,就该让直鲁以及西北的督抚们过来点头了,不过在此之前,杨猛还要迎合好即将来京的蒙古诸王,对杨猛来说蒙古诸王点头才是最重要的!
第七百七十七章 蒙古诸王
第一条铁路算是成事儿了,有了四色棍的点头,京津一带的铁路网,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铺设了,虽说工程一直在建,但奉旨修铁路,与私自修铁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四色棍的权力,虽然被杨猛基本架空了,但四色棍还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这段存在的时间,也是很长的,一旦没了大清皇帝,东三省、内外蒙古、甚至于伊犁一带都有可能会叛乱的。
四色棍的存在,就是将整个大清融为一体,一旦没了四色棍这个皇帝,北方大部也就成了无主之地,巩固北方的路还很长,西北一带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已,东三省也好说,对杨猛来说,最难办也是最棘手的,就是蒙古诸王了。
大清皇帝会晤蒙古诸王,一个月的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提前半年,有些地方也只够一来一回,这次杨猛要四色棍会晤的主要还是内蒙诸王。
以科尔沁右翼后期卓里克图亲王僧格林沁为首的蒙古诸王,僧格林沁在大清朝廷虽说有些权威,但到了蒙古,他也只是个虚名王爷而已,真正掌握科尔沁草原实权的是土谢图亲王、达尔罕亲王、博多勒噶台亲王,以及几个郡王。
这次四色棍和杨猛要会晤的内蒙诸王只是内外蒙十八盟之中的内蒙六盟,来的蒙古王爷也不算太多十几位吧?但也囊括了内蒙六盟。
这么多的蒙古王爷进京,本该是一场盛会的,但四色棍依着杨猛的意思,摆出的场面也有些寒酸,作为大清朝廷的实权王爷,蒙古的闲散王爷,僧格林沁也算是忠于大清的,他与杨猛冰释前嫌之后,也算加入了四色棍信重的那个小团体。
对于寒酸的迎接场面,对于蒙古诸王的不满,僧格林沁也做出了回复,无他,战争尔!
朝廷对于内蒙的控制还是有些力度的,而且内蒙的诸王也算是心向大清的,相比与属国一般的外蒙,内蒙应当算是大清的直接领土,大清皇帝的圣旨,在内蒙也是有相当权威的,但到了外蒙是个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
这次四色棍与蒙古诸王的会晤,目的其实也简单,那就是让内蒙出人出马,说白了朝廷就是要在蒙古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