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页(2 / 2)

让蒙古诸王入关勤王也不是不可以,但就有些示弱于人了,尤其是对外蒙来说,这次从内蒙募兵,也是杨猛的一个尝试,内外蒙的王公可汗太多了!这些世袭罔替的可汗与王爷,无疑是统一的绊脚石,想要解决他们,不容易,不乱,怕是成不了事儿的!

听了僧格林沁的说法,蒙古诸王也有些惊诧,大清皇帝让他们来,难道就是为了说这个的?摆出这个场面来哭穷,难道是想从蒙古诸王的身上刮油?

“不知陛下请我们来是要说什么?”

起身行了一个抚胸礼,科尔沁的实权王爷右翼中旗的达尔罕亲王,也就直接问起了理由,内蒙虽说归附于大清了,但这些实权蒙古王在草原上的权力可不小,虽说没有大批的军队了,但一定数量的骑兵马队还是有的。

“很简单,朕要在京师建立一支骑兵大军,恭亲王已经出关组建八旗新营了,人数在五十万上下。

这次朕要与英法洋夷一决雌雄,京师的五十万、东三省的五十万,还不足够,朕要建一支直属朝廷的骑兵,数量暂定二十万。

西南以朵康土司为首的大小土司,近期为朝廷募兵一万全是康巴精骑,藏边的三大法王,为朝廷募骑兵两万,加上朝廷的五万绿营骑兵,朝廷已经有了八万骑兵,加上僧格林沁的科尔沁蒙古马队,勉强凑够了十万之数。

但是,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朕要至少二十万的骑兵,蒙古的骑射与八旗骑射不相上下,达尔罕亲王,知道朕的意思了吗?”

这番话,基本就是杨猛之前说给四色棍的,四色棍说完了这些之后,蒙古诸王的脸上明显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这位新皇帝,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听了四色棍有些霸气的呼喝之后,蒙古诸王也都高看了这位皇帝一眼,但高看归高看,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没有好处是不好办的。

“当然!朕会补给蒙古相应的粮食,这样吧!你们每为朝廷招募一个精锐骑手,朝廷给你们一担粮食,马匹也是朝廷出钱向你们购置!

这样的条件,足够了吧?”

杨猛示意了一下,四色棍也就抢在蒙古诸王说话之前,堵上了他们的嘴。

这其实就是个买卖,大量拉走内外蒙人口的买卖,谈判手段,杨猛不怎么擅长,三寸不烂之舌,他也没有,但他手里有利益,一担粮食虽然不多,但与内外蒙的人口相比,一个人一担粮食,就是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啊!

内地这些年频频遭受水旱灾害,蒙古就舒服了?也不尽然,就今年的天气来说,蒙古那边恐怕也冷得离谱吧?

太冷就是灾害,恐怕过不了多少时间,内外蒙就要向内地的朝廷求助了,而朝廷也有救助他们的本分,与其到时候救灾,不如趁现在灾害还没来提前做一笔买卖。

果然四色棍这么一说,以科尔沁王爷为主的内蒙诸王脸上都露出了意动的表情,对于大草原的天气,他们比杨猛熟悉的多,今年是个大灾之年,已经成了定局,现在就这么冷,恐怕年头年尾的时候,恐怕就是大雪灾了,如今距离年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将大部分粮食运到草原的时间也是足够的。

至于会骑马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草原上找条狗都能稳稳的站在马背上,蒙古与藏边差不多,各大王公贵族手里也是有不少奴隶的,冬天正是不出力的时候,将他们送给朝廷岂不是个合适的买卖?

“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汉,今年的大草原,恐怕会有一场大雪灾的,我们的牛羊朝廷愿意用粮食换吗?”

所谓蹬鼻子上脸不过如此,交流了一下眼神之后,达尔罕亲王又提出了条件,与其让牛羊在大雪灾之中冻死,不如卖给朝廷换钱呐!

有了实际的利益,这招兵的事儿也就不是事儿了,杨猛在四色棍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之后,四色棍佯装与杨猛交流了一下,勉勉强强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按理说,正值战时,大批的粮食不该流入蒙古的,但满蒙一家亲,不是嘴上说的,既然蒙古草原有大灾,那朝廷就该出力救助,无论有多少牛羊马匹,朝廷都会接下来的。

但是,现银不会有这么多,这中原一带的布匹、锅具、烈酒也是草原所需的,多半牛羊以货易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