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2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075 字 15小时前

看到汤问行如此懦弱狼狈,变成如今这种模样,孙元不禁一阵心疼。可人各有志,他也不好说什么。不用问,就可以知道,汤问行是经家族安排进京城做官的。一个普通的宁乡军士兵和镇抚级高官,任何人都能做出明智选择的。

这真的明智吗,在即将到来的大崩溃大灭世中?

征尘一起,李闯进京,满清铁骑入关,天街踏尽公卿骨,你官做得再大。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强力团体,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个团体,宁乡军将来肯定会加入很多新鲜血液,也会有不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甚至连宁乡军,将来也会改换名字。

但不变的却是我孙元已经播种在这个时代的现代战争理念。

走了半天,队伍总算回到老营。

看到自家营盘,一直低头行军的宁乡军突然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我宁乡军——”

这个时候,汤问行突然猛地抬起头来大吼:“乌……”

最后那个“啦”字却细不可闻。

“乌拉,乌拉!”两千人同时挥舞着兵器大声呐喊。

第0323章 驻扎

这是一场短促的遭遇战,时间正是在大明朝崇祯九年的八月底。

此乃是清朝的立国之战,在勇敢善战的阿济格率领下,清军共出动了满、蒙、汉军八旗共计十万人,可以说,此次入关可谓是集中了清朝可以调动的所有机动力量。

清军绕道蒙古,自喜峰口入长城,于延庆集结。然后,深入明朝京畿重地。

在为期两月的战争中,清军一路攻城掠地,连陷二十余城,大小五十余战。明朝京地区损失惨重,除了少数将领之外,几乎没有组织起象样的反击。

至于清兵此次的劫掠,自然是十分丰厚的。到现在,心满意足的清朝大军已经大部开到密云、平谷一带,准备北返。

在如此规模巨大的入侵战中,其实宁乡军与阿山的此次遭遇并不算什么。但却是唯一的胜迹,对于军心士的提振,却有难以估量的影响。

特别是对宁乡军普通士卒和军官来说,更是如此。在以往,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已经广为人知。在没有真正和满清建奴交手之前,说句实在话,大家还是心中忐忑。此此不但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辽东野人,还亲手粘了他们的血。

大家突然发现,其实建奴也没什么了不起。也就是个子高些、力气大些、武艺强些。可对上宁乡军,却还是如待宰的羔羊一般不堪一击。

孙元和京营汇合之后,带兵回到老营。

在当地驻扎了两日,休整完毕之后,探马来报附近几个州县的建奴都已尽数北上。方圆几百里之内,再看不到建奴一兵一卒。

孙元知道,这是建奴开始陆续北归了。

这一时期的满清刚刚立国,还没有南下与明朝争夺天下的心思。毕竟,如今的明朝虽然已经国库空虚,衰弱得如同八旬老翁。但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刚消灭了农民军主力,表面上看来,困绕明王朝多年的内乱好象有平息的迹象。且明朝的统治还很稳固,满清兵力本弱,即便出动汉、蒙八旗,每次入关也不过是十万人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