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页(1 / 2)

国士[校对版] 衣山尽 2177 字 13小时前

黄佑道:“以前我等与贼军作战,都是野战。失利一方,还可以逃。但济南城中的军民却是无路可退。因为,只要济南失陷,身强力壮的男女都要做建奴的奴隶,真到那时,才是生不如死。老弱妇孺,都要死在敌人的刀下。这就是国战,不是生,就是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太初,这满城的百姓可谓都因你一人而活,这才是你我之辈当为之事。”

孙元心中一凛:“是啊,是啊,这才是你我之辈应为之事。”

历史上本应发生的济南陷落,十多万人人头落地的大屠杀并没有发生。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我孙元这个闯入这片时空的蝴蝶。

不可否认,我孙元自从穿越到这一时空的明朝之后,心中所思所想,不过是出人头地,不过是富贵荣华。为此,我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了。

尤其是冒杀岳托之功。

先前,我孙元内心中还是有些羞愧的。

我孙元三观的下限又一次被刷新了。

可如今回头看去,能够救满城百姓的姓名,下限低一些又有何妨?只要把持住民族大义,做什么又有什么要紧?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

你我之辈,当挥舞手中兵器。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已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文明。

这就是我孙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吧!

我要尽快强大起来,我比以前任何一刻都渴望力量。

(本卷终)

第六卷 微君之故

第0553章 人还是需要崇高的

黄佑:“太初,刘阁老已将钦差行辕设在山东布政使司衙门,那边已经打扫停当,带信过来说,请你进城暂住。”

孙元摇头:“就不进城了,这里事务繁忙。建奴右翼军已经北逃,多尔衮左翼军独木难支,定不肯在山东久留,说不准今日已经启程北归。我大明六镇大军正该借济南之战大胜的气势对敌围追堵截,就算不能将敌军尽数留下,也得让他们吃点苦头,流点血。如此,日后建奴若再想南犯,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我军也该乘势追击,黄佑部队情形如何?”

黄佑摇头:“将军,说句不怕冒犯你的话。我军自出兵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休整。而且,部队中大多是新人,且来自六七个不同的部队。士兵之间彼此也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将来才好在战场上配合作战。而且,这一口气打了一个多月战,大家都打得苦了。”

“苦,当兵打仗哪里有不苦的。”

黄佑摇头:“将军也是打老了仗的骁将,这如何带兵,自然比黄某更清楚。大凡一场战役,虽说历时半年甚至更长,但多是在路上行军。真正两军交锋,也就那是三五日工夫,一战,是胜是败,立即就见分晓。一场血战之后,士卒军心疲乏,也不能再战了。我宁乡军自去年来,一口气打了四仗,一仗比一仗规模大,一仗一比一仗残酷。若换成其他军队,军心已然不稳。如今,好不容易拿下岳托。所有人都以为仗已经打完,整个松懈下来。这个时候再让他们上阵,怕是不成了。”

听到黄佑这话,孙元突然想起崇祯九年自己第一次带兵参加滁州大战之后的情形。当时,部队从前线撤后宁乡休整时,部队上下都弥漫着厌战情绪,又些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军户子弟甚至患上了战争后遗症。好在下来之后,部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士兵们总算是恢复过来。

滁州之战和这次山东大战的残酷性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国战着对乃剿灭贼军的烈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部队中都是打过几场血战的老卒,此刻获得胜利之后,长期绷紧的弦突然断掉,要想再紧张起来,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