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2 / 2)

“反正这事儿你不提他们不说,咱们就这么着,若是有朝一日他们提起,你就让他们来做选择。反正自始至终,你做的都已经足够好了。”

元宁点头,这一次她是真的想通了。

帮媳妇解开了心结,苏鹤亭笑嘻嘻拿出一只盒子,“现在也该是我表现的时候了,你生辰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如今却要把这个礼物送上。”

元宁拿起盒子,夸了一句:“这盒子做工不错啊!”

苏鹤亭催促着:“打开看看!”

元宁打开盒盖,里头是一块白玉佩,比目鱼的雕刻,玉质晶莹剔透,雕工细腻,抛光做的也很好,总体看起来,非常大气漂亮。

她拿起来对着光照了照,发现水头极好,里面没有半分杂质。

“人都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苏鹤亭拿起玉佩给她系在裙子上,“因为总的说来,你们还没脱孝,所以我也不好给你做别的颜色的玉佩,首饰也不应该多置办,所以就选了这个白玉。”

元宁一怔,“你的意思,这是你自己雕刻的?”

“怎么?”苏鹤亭面上露出傲娇的神色,“不像?”

元宁拿起玉佩托在掌心仔细端详,发现在不起眼的地方,还雕刻着几个小字:得成比目,鹤亭、元宁。

元宁眼眶蓦地一酸,“你……有心了。”

“那是自然,”苏鹤亭理所当然说道,“你是我的妻,我对你不用心还对谁用心?来站起来让我看看!”

双鱼玉佩的大小也非常合适,很衬元宁,“不错。”

他想着,过段时间还要给她凑齐了全套的首饰:手镯、戒指、耳环、玉簪。

不是为了讲究排场,而是,玉石这种东西的确是很养人的。

第二百九十章 忐忑

苏鹤亭平安归来,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也就要雷厉风行收尾了。

县衙大鼓响起的时候,县城里的百姓都惊呆了。

毕竟过去的这段时间,虽然他们接受了县太爷伤重垂危的事实,可心里还是难受的。

如今听见鼓响,不约而同就想到一个可能:他们换了新县太爷了!

怀揣着忐忑,大批百姓朝着县衙涌去,一部分不肯接受事实的百姓直接去了后面的宅邸,想要问个清楚明白。

也有不少存有理性的人质疑这样的揣测:并没有看到新任县令的仪仗过来啊,衙门里也没有任何小道消息传出。

等到升堂的时候,大堂外面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三通鼓响,身穿官服的苏鹤亭缓步走上大堂,在公案后坐下,一脸端肃拿起惊堂木“啪”的一拍:“升堂!”

分列两旁的衙役们人人目不斜视,手中的水火棍齐刷刷点地,大喝“威武”。

转瞬间大堂内外,鸦雀无声。

有些百姓伸手捂住嘴巴,却已是热泪盈眶。

还有一些稍微镇定点的,伸手抓住自己身边的同伴,“你……你你你你看见了没?县太爷!真的是县太爷!”

短暂的鸦雀无声之后,大堂外便是一阵阵欢呼低泣。

苏鹤亭目光扫过来,又轻轻拍了一下惊堂木:“肃静。”

百姓们你扯我我碰你,确定不是在做梦之后,便保持了安静。

苏鹤亭这才开始正式的审案流程。

那边,元宁原本准备正常的日常流程,小丫鬟红绡过来回报:“太太,门口挤了不少人,说想要见见您,都是城里的百姓,看着有些眼熟,都是这段时间不停来咱们这边上香祈愿的。”

元宁略一寻思,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琢磨了一阵,还是露个面比较好,便带着人到了大门口。